two星球社区

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发新帖

1023

积分

0

好友

143

主题
发表于 2022-6-6 08:04:54 来自手机 | 查看: 1690| 回复: 0


虞(yú)国历代国君似乎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,因此很难找到他们的记录。只有到了春秋时期,才有了虞君的些许记载。

虞国和虢(guó)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。故事发生在晋武公时期,据说是在公元前702年,虢国公林父与自己大夫詹父不怎么合得来,因为闹了点矛盾,就跑去找周天子打小报告。作为一国之君,天子的卿士,斗不过自己的大夫也就算了,竟然还要打小报告,已经够丢人的了。可更让人唏嘘的是,虢公的小报告也打得很没水平,竟然还让詹父给揭穿了。詹父打官司打赢了国君还不肯罢休,又带着周天子的兵去攻打国君,最后把他撵到了虞国。

当虢公跑到虞国,本应尽地主之谊的虞公却根本顾不上理他,而是忙着跟他的弟弟抢大宝剑。原来,先前虞公的弟弟虞叔有那么一块美玉,每天爱不释手,见了谁都想拿出来炫一炫,炫来炫去让他那个当国君的哥哥很是眼红,于是就找他去要。虞叔对如此难得的美玉珍爱备至,又怎么能舍得给别人呢?因此就毫不迟疑地拒绝了,他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,出来之后还是天天显摆。

这个时候就有人劝他了,说什么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,象以齿焚身,麝以香丧命之类的。他一听这话觉得也是,虽然虞君是自己的哥哥,可毕竟也是国君,这么一块宝玉留在我的手里,万一给我惹来杀身之祸怎么办?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忍痛割爱,跑去主动把宝玉上缴了国家。

虞公得了宝玉之后还不知足,知道弟弟喜欢搜罗好东西,就天天盯着他。后来,他又发现弟弟得了一口上好的宝剑(青铜剑),便贪念又起。虞叔这回可不答应了,说你这样贪得无厌,刚要了我的宝玉,现在又要宝剑,怎么我的东西啥你也稀罕?我要一味地纵容你的索求无度,保不准以后还会找我要什么,到时候我的脑袋恐怕也得让你要了。

虞叔更害怕的是象他哥哥这样的人,给了他好东西他不觉得你好,不知道感恩,可是一旦他想要什么东西你不给,就会记下仇了,他就会收拾你。与其等着他收拾我,倒不如我先把他收拾了吧!就这样虞叔带着家兵把自己的亲哥哥虞公赶跑了,赶到了共池。

虞公很不开心,东西没要到,自己还被撵出了家门,心里那个叫郁闷啊!可更郁闷的还要数虢公林父了,我好歹来了你家算是客人啊,你不供着我好吃好喝也就算了,连个招呼都不打自己跑了算几个意思,你给我回来,回来……

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”意思是百姓本没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获罪。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宝玉,一个小草民没理由有宝玉,除非盗取抢劫。后亦比喻有才能、有理想而受害。

出自 《左传·桓公十年》

二、『齐纨鲁缟、不战而屈人之兵』

不战而屈人之兵

齐桓公重用管仲、鲍叔牙,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,励精图治,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,由弱变强。随着不断的改革深化、强大的齐国开始展现出春秋霸主的苗头。但是,有一个国家表示不服,谁呢?鲁国。

鲁国是齐国的邻居,凭土地面积和人口实力,鲁国在当时实力并不弱小,所以鲁国不服。

按常理,不服就要把他打得服气。所以桓公二年(公元前684年),齐桓公仗着自己兵强马壮,讨伐鲁国。结果,在长勺这个地方,鲁军由曹刿指挥,大败齐军。后来,尽管齐国和鲁国交战,虽多次取得胜利,扳回了脸面。但接下来的“曹沫劫盟”,再次让齐桓公在众诸侯面前丢尽了颜面,并且还不得不将鲁庄公割让的土地归还鲁国。

当时,一些势单力薄的诸侯国,表面上对齐桓公称霸,在内心其实也不服气。见鲁国在和齐国的较量中没有落下风,于是纷纷与鲁国结盟,共同反对齐桓公称霸。

一心想做霸主的齐桓公,对鲁国这种软硬不吃的国家很头痛,再看到那些小的诸侯国与之结盟对抗自己,觉得形势于自己非常不利,但又找不到好的办法,于是成天眉头紧锁,不知如何才能搬开鲁国这块又臭又硬的绊脚石。

管仲是个很有头脑的人,他站出来表示:想要鲁国臣服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齐桓公知道管仲一向足智多谋,既然管仲能说这种话,他当然就一定有对付鲁国的上上之策。

管仲请齐桓公将身上的纨(wán?)衣脱下来,并穿上缟(gǎo)布做的衣服。

所谓“齐纨鲁缟如霜雪”,指的就是齐国和鲁国都产一种白绢。“齐纨”是产于齐国本土的一种细腻而白的绢,又被称为“纨衣”;“鲁缟”则是产自鲁国曲阜一带的白生绢,在当时又被称为“缟布”。

在管仲的请求下,齐桓公改穿缟布做的衣服,同时管仲又命令朝臣们也得穿缟布做的衣服。有一个词叫“上行下效”。不错,齐国的百姓见国君和大臣都穿上了缟布做的衣服,大家纷纷效仿,一时缟布做的衣服,成了最炫齐国风。

齐国的织布工们见缟布这么流行,当然都不肯织纨衣,而准备改织缟布。不过,他们虽有生意眼光,但是政令就是一把刀。管仲发布政令,严禁百姓织缟布,所以,缟布只能从原产地采购。

这样一来,鲁国的缟布顿时成了最抢手的商品,一时供不应求,价格更是一涨再涨。鲁国人见缟布如此赚钱,很多人都扔下锄头镰刀,纷纷改行去织缟布了。

管仲这时又在鲁齐边境贴了一个大告示,声称只要是贩缟布一千匹,即可得到齐国补贴三百金;贩缟布一万匹,则补贴三千金。这政策立刻让鲁国上下一片欢腾,老百姓全体改行织缟布。

缟布的生意好,赋税跟着收得多,国库里的钱当然就增多了许多,鲁庄公心里美滋滋的,暗想齐桓公就是个大傻帽。

织缟布的热潮持续了一年,鲁国上下都成了富人,就在大家眉开眼笑的时候,管仲突然关闭了和鲁国的贸易关卡,不准鲁国的缟布入齐。同时,管仲又让齐桓公和大臣们穿上纨布做的衣服,老百姓一看,当然也跟着穿上纨衣。于是纨衣又成了齐国流行的主旋律,谁要再穿缟布做的衣服,都不好意思上街了。

鲁国人望着成堆的缟布傻眼了,事情其实远比他们想的更严峻。因为田地荒芜了一年,鲁国没有存粮,很快鲁国人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,陷入了饥饿的恐慌之中。

鲁庄公这才如梦初醒,明白了齐国的阴谋,但为时晚矣。为了度过难关,鲁庄公不得不向齐国买粮,管仲趁机把粮价涨了又涨,结果鲁国人曾经赚的钱,又纷纷回到了齐国人的口袋中。就算如此,鲁国还是不能度过难关。鲁庄公万般无奈,只得低声下气地向齐国表示,愿以齐桓公马首是瞻,唯齐桓公为盟主,并立字为据,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贸易战。

就这样,管仲不靠一兵一卒,就把鲁国制得服服帖帖。

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齐纨鲁缟”的典故,齐相管仲要求全国官员、百姓的衣服由穿齐国的纨(wán)布改为穿鲁国的缟布,导致缟布涨价;同时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布,却对鲁国开放,表面上鲁国大挣齐国的缟布钱,鲁国上下因此形成了全民织缟而放弃农业生产的跟风行动。一年后,齐国拒绝再用鲁国的缟布,而这时鲁国陷入粮食短缺,民以食为天,为了生计鲁国不得不高价向齐国购粮,由此经济被拖垮,导致国力也衰退了,最终被迫签订了屈从齐国的条约。

后来,在对付更为强大的楚国时,管仲故伎重施,以高价购鹿为诱饵,让楚国人荒于农时却忙于捉鹿——虽有鲁国的前车之鉴,但楚国仍重蹈覆辙,管仲再次大获全胜。

管仲可谓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“贸易战”的开创者。在管仲的计策指引下,齐国巧用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不战而屈人之兵,先后降服鲁、楚、代、衡山等国,均是以轻重之策催垮对手的经济。即以高价诱使敌国放弃本业,追求某种产业的畸形利润,使其变成单一经济,产业结构畸形,然后突然改变国际贸易规则,造成敌国经济瘫痪,最终迫使其完全臣服。

不战而屈人之兵,出自《 孙子兵法· 谋攻》,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,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。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,便能使敌军 屈服。

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two星球社区-南京鲸飞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( 苏ICP备2021054510号 )

GMT+8, 2024-4-30 01:06 , Processed in 0.065445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