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wo星球社区

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发新帖

102

积分

0

好友

27

主题
发表于 2019-11-1 22:44:37 | 查看: 12953| 回复: 0
话说回来,就算头环具备检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的功能,又如何判断注意力是集中在学习上,还是集中在思考其他课外娱乐事项上?


特约作者 | 熊志

这两天,浙江金华一小学用 一款“黑科技”头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,引发网友关注。

据报道,该硬件是一种脑机接口头环,可以检测脑电波,评判学生上课、写作业时是否集中注意力,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。分数还会传到老师的电脑上,老师再发到家长群。

用头环实时监控学生,引发诸多争议和质疑。它是否有宣称的那样神奇?是否会对孩子的隐私和天性造成扼杀?商业项目未经严格论证就进了校园,到底合不合适?

戴头环真的可以监测是否走神吗

这款名为“赋思头环”的“黑科技”,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产品。根报道,发明它的公司BrainCo之前在美国进行了推广实验。另外上海有一所小学同样有相关设备供学生使用,今年7月,该公司还曾在深圳举行产品课堂秀。

该公司发布的一款产品测试报告提到,监测头环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,实现成绩的提升。而此次应用的浙江金华的小学,同样有老师反馈,戴上头环后,学生会比平时更认真,回答问题时声音会比平常更响亮。

学生上课的情景
但问题在于,学生在上课学习上更投入,未必真的是监测头环起作用了,它同样可能基于心理暗示效应。也就是说,学生们是感受到了头环的监控压力,不敢随意分心走神。随便换个其他的工具,欺骗孩子们能够监控注意力,照样能达到督促效果。

通过脑机接口来读取脑电波,的确不是什么新技术,它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医疗领域。不过即便现有的技术过关,也不意味着靠着一个如此简陋的头环,就能够实现检测注意力的目的。

比如,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部主任提到,脑电图技术容易出现不精准的情况,同时对环境有很高要求,通信状况不好,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。所以,在本身就相对嘈杂的课堂上用头环来检测,实验环境和效果都是存疑的。


此外,有医学临床出身的网友质疑,在医学领域,脑电图不仅要在安静、不受干扰的环境下做,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,往往还会给大脑带上密密麻麻的电极,全方位地接收脑电波信号。该小学学生使用的产品,只有简陋的三个电极,怎么看都不太符合常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份之前丁香医生旗下自媒体的产品评测,结果显示,在监测专注力上它根本就不准确。这也印证了人们对这款 “黑科技”的怀疑。

话说回来,就算头环具备检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的功能,又如何判断注意力是集中在学习上,还是集中在思考其他课外娱乐事项上?

如果功能存疑,那指望它能够提升学习成绩,也太一厢情愿了。

时刻监控学生是在扼杀天性

实时监控学生的注意力,就算该产品能够在技术上达成目的,这种操作是否合理,在隐私层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疑问。
面对舆论的质疑,推出该产品的BrainCo公司创始人韩璧丞回应称,产品用于监控是错误的解读,赋思头环“是一款训练学生提升专注力的一起,并非用来监控学生的产品”。

如此回应其实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而已。对学生来说,戴着头环上课学习,注意力集中与否会被实时打分,并像考试成绩一样排名发到家长群,当然算是一种监控。在监视之下,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自由的空间了,时时刻刻被仪器驱使,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。想一想,这样的场景的确有些恐怖。


其实别说上小学的孩子,就是那些极其自律的成年人,在工作过程中难免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。从生理规律的角度看,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。适当转移注意力,有时候还能起到舒缓身心、减轻压力的效果。如果承认这一点,就该顺从学生的天性。

儿童阶段的孩子,基本都存在天性好动、思维飘来飘去的特征,如果像带上金箍一样戴上头环,制造无形的压力,逼着他们时刻精神紧绷,无疑是把他们当做机器人一样在驯化。最终孩子们可能学会了服从纪律,然而想象力和天性,同样会被一点点扼杀掉。

目前为止,不仅头环是否有宣称的奇效值得怀疑,是否存在副作用同样存在疑问。该校的老师表示,用了一年并没有明显的不适应,不过既然涉及到脑电波,仅凭老师的直观感受,未必能够察觉到。比如,前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部主任就提到,脑电图技术的应用不当,可能会让人感觉痒或者烦躁。

不管怎么说,未经严谨的科学论证,就贸然拿小学生实验,把他们当小白鼠,绝不是负责任的做法。

最近学生减负的话题相当火热,像浙江就准备推出新规,小学生晚9点、初中生晚10点做不完作业可拒绝完成。在减负的大背景下,通过头环给学生进行精神施压,也是一种反其道行之的“增负”举动,会给孩子制造更大的压力。

指望头环提升成绩是一种“教育偷懒”

在网上查阅资料可以发现,近两年已经涌现出了很多人工智能创业公司,专注于类似脑机接口技术,将业务布局在医疗、教育领域。像此次开发赋思头环的公司,也算的上小有名气,创始人有哈佛背景,媒体对该公司也有过多次报道。


可见,在智能科技年代,相关行业已经是一片蓝海。只是其产品和商业模式,在还没有足够成熟完善的前提下,就走进了有着公益属性的校园,难免会有瓜田李下的嫌疑。

据报道,该小学所使用的产品,是来自公司创始人的捐赠,学校并没有花钱,但没有花钱不意味着没有沾染商业利益。

在电商平台上,同款头环的售价超过3000元,那么是否存在企业通过捐赠让学校为产品背书,据此作进一步商业推广的可能?

还有个关键细节不容忽视,学校老师提到,学生的脑电监测数据,都在技术公司那边。这类数据到底算不算隐私信息?在存储上有没有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?企业有没有权保留并用作其他商业用途?


在产品功效存在诸多疑点的前提下,牵涉的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问题,就尤其值得警惕,为了孩子负责,校企之间保持应有的边界,避免被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所谓“黑科技”忽悠。

遗憾的是,近几年来各种打着人工智能、“黑科技”旗号的产品,在缺少严格论证、合理合法性存疑的前提下,陆续走进校园。比如贵州一些中小学学生穿上“智能校服”,一举一动被记录下来,并反馈给老师和家长;再比如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在教室试水人脸识别系统,全程监控学生上课情况,发呆、睡觉、玩手机都能被识别……

对技术的盲目迷信,否定了教学的灵活性,试图将学生当成机器人来培养。换个角度看,它转移了责任,将原本改善教学质量、丰富教学手段的责任转嫁给学生,让学生去适应监视下的高压,精神紧绷,自主学习,哪怕老师讲的课相当枯燥乏味。
不得不说,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,更是教育上的偷懒。

楼主热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two星球社区-南京鲸飞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( 苏ICP备2021054510号 )

GMT+8, 2024-4-27 05:16 , Processed in 0.07965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